在抗美援朝战争中,发生过一件令人称奇的事情。韩军王牌部队白虎团的团部在战斗中被我军摧毁,而执行这次“斩首”行动,我军居然只派了一支13人的小分队。
01李承晚亲自授旗
主角之一的白虎团是当时韩国 "首都师"第1团。是李承晚首批组建的8个团之一, 也是李承晚重点建设的3个团之一。
它所在的“首都师”是李承晚手下4个主力师之一,也是头号王牌师。“首都师”就以一只张牙舞爪的白色虎头为标志,第1团因为在襄阳守备战中表现出色,被李承晚亲自授予“白虎旗”,由此得名白虎团。
该团完全美式装备,该团配有机甲团的1个营、4个炮兵营,以及大量的纵深炮兵和航空兵支援。
1953年1月20日,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,他表示会立即结束这场战争。他上任之后先是撤换了第8集团军总司令范弗里特等好战分子。此后美军在半岛战场上没有任何大规模军事行动。且于2月22日做出让步,建议交换伤病战俘。双方于4月6日正式恢复和谈。
美国人的想法就是尽快介绍战争,从中抽身而出。
但是这样一来,李承晚不干了。6月18日,他强行把2.7万名北边战俘划入韩军,还拉了一批人上街游行,总之就是反对停战,试图继续把美国绑在一起接着打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们准备有必要再给李承晚一点教训,以打促谈,“再歼灭伪军万余人,极为必要。”金城战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。
白虎团团部也正是在这场战役中被我小分队消灭,该团也被我后续部队消灭。
02队伍多了一个人
1953年7月13日夜,在我军炮火的掩护下,借着夜色,杨育才带领12名战士翻山越岭悄悄前往白虎团团部。
金城战役中,我军在地面上主要的打击对象是李承晚的军队。针对敌人各部队阵地之间设防较松,可以充分发挥小分队“小、快、灵”的优势,快速穿插敌后,发起奇袭。杨育才和他的小分队正是在这样背景下,执行奇袭白虎团团部任务的。
当天夜晚天气恶劣,虽然有利于小分队的隐蔽,但是也给战士们的行动增添了不少困难。敌人阵地布满了铁丝网,黑暗中队员们脚被扎破,浑身上下是粘乎乎的血。他们忍着疼,一步步向前爬去。黑暗中的穿插,除了要小心被敌人岗哨发现,还要小心敌人埋设的地雷。
小分队小心翼翼地前行着,突然杨育才发现队伍后面多了一个人。这可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,难道这么快就被敌人发现了?
他让人绕到后面抓住这个多出来的人,原来这是一名敌军的士兵,以为杨育才等人是韩军部队,就跟在后面。杨育才让懂韩语的联络员从俘虏口中审出了敌人口令“姑鲁木沃巴”。
有了敌人口令,又有两名懂韩语的士兵,杨育才的小分队就伪装成了韩军的团部督察队,顺利地通过了敌军岗哨的盘查,成功地穿插到白虎团团部。
03端了他们指挥部
这时的白虎团团部驻地前有30多辆汽车,来往人员较多。杨育才把战士们分成4组,1组负责消灭敌人警卫排,两组趁机进攻敌人团部和炮兵指挥部,第4组负责将汽车炸毁,相机支援2、3组战斗。
2点43分,第1组向敌警卫排突然开火,突如其来的进攻让敌人警卫排阵脚大乱。大部分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消灭了,少部分人向南逃走。此后第1组迅速抢占有利地形,挡住了敌人增援,支援了其他各组的作战任务。
第2、3组同时向敌人指挥部发起进攻。敌人正在团部开会,我军如天降神兵突然出现,将敌人军官堵在作战室内。只有白虎团团长动作快,丢下部队逃跑了。敌人事科科长、“白虎团”团长副官、炮兵副营长等军官数人均被我小分队俘虏。小分队在室内发现相机、手表等物品,一名侦察员看见墙上有几面旗子,灵机一动扯下一面旗子,包上手表和相机撤了出来。而这面旗子正是白虎团的团旗。
第4组也成功地炸毁了敌人汽车。经过几十分钟的激战,小分队共击杀击伤敌机甲团团长以下97人,俘敌军事科长、榴炮营副营长等19人,己方13人无一伤亡。
李承晚的王牌部队“白虎团”团部就这样被成功消灭。小分队奇袭“白虎团”的胜利,也为大部队的反攻扫除了障碍。
整个金城之战,我军共歼敌7.8万余人,打退了敌军1000多次反攻,有力地配合了正面谈判。
沧海桑田七十年,希望祖国人民不要忘记,谁是最可爱的人。
韩军杨育才李承晚白虎团团部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